欢迎光临火狐app下载,专业生产旋转接头,传感器,各种泵,阀,以及销售轧机配套的进口液压件 欢迎来电咨询!
火狐app下载多年专注旋转接头研发制造,旋转接头系统设计\制作\安装一条龙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029-8115 4795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液压油缸
液压油缸

156年!中国第一军工船厂的生日又红又专

来源:火狐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4-08-13 06:56:41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暨建厂156周年主题系列活动。与往年类似,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暨建厂156周年主题系列活动。与往年类似,江南造船的“庆生”活动从来不乏丰富精彩的内容,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每一场活动,都烙上了深深的“红色印记”。

  升旗,是对祖国庄严的敬礼!作为每年厂庆的“开场秀”,江南造船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暨建厂156周年升旗仪式在2日早上8点准时举行。

  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江南长兴造船基地,迎来156周岁华诞的江南造船通过这一种方式,激励广大江南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百年历史中汲取力量,发扬江南精神,弘扬优良传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好的精气神投入到江南造船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我宣誓: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敢为人先!”在中央企业优秀员荣誉称号获得者刁佳生的领誓下,江南人庄严承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创新驱动、深化转型,为江南造船高质量发展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再创江南新的百年辉煌,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作为江南造船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感动江南典礼今年也与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以及党史学习教育融合,突出“红色主题”,让过往的“年度盛典”变成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时空传承”,百年江南精神与百年红船精神在这家船厂交汇,通过一位位亲历者的讲述,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

  由江南造船、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出品的纪录片《播火1920》将于6月3日江南生日当天晚上22点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并在百视TV同步上线。在感动江南典礼现场,这部全长28分钟的纪录片举行了首发式,当天中国船舶馆也挂出了《播火1920》巨幅宣传海报,为这部纪录片造势。

  在典礼现场,该纪录片总撰稿人介绍了《播火1920》的创作初衷。该片通过挖掘、讲述“第一位工人党员”李中的故事,揭秘了一段发生在100年前的红色往事,讲述了建党前后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风云,解读了1920年为何选择在黄浦江畔进行“播火”的历史逻辑,呈现了江南造船作为“产业工人的摇篮和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产生第一位工人党员的历史必然性。

  李中,原名李声澥,湖南湘乡人,与、蔡和森、罗学瓒是同学,就读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工人“六三”罢工的胜利,使李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陈独秀也多次赠予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刊,鼓励他到工人中去传播。

  1920年,经陈独秀多次鼓励,李中通过蔡和森父亲蔡容峰的介绍进入江南造船打铁厂作工,他一面学打铁,一面通过同乡、工友,广泛联络群众;1920年8月,李中与任弼时等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小组;1920年10月3日,李中与杨树浦电灯厂工人陈文焕共同发起召开了上海机器工会发起会,会议通过了由陈独秀与李同起草的《上海机器工会章程》,并拟定了“谋本会会员的利益,除本会会员的痛苦”的上海机器工会宗旨;1920年11月21日,上海机器工会召开成立大会,李中担任大会主席,孙中山、陈独秀等出席大会并演讲;1921年,李中转为中国党员,成为中国第一位产业工人党员。之后,李中在江南造船的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联络工人,发展了一批产业工人党员,为中国初创时期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江南造船首任总工程师,王荣瑸的故事在这座船厂被不断传颂。上海解放前夕,为了留存江南人数十年的心血,王荣瑸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家保留了大量珍贵的造船资料,并动员许多工程技术人员留下,不去台湾,使江南造船在建国后迅速恢复了生产。在病重时,王荣瑸嘱咐家人将家中自己长期积累的中、英、德、俄、日等多国文字有关造船的珍贵书籍、资料、图纸共847件交给江南造船作为历史资料,这些资料足足装满了6部大卡车。

  我主要负责万吨水压机焊接方面的工艺。当时中国工业的锻造和铸造能力有限,万吨水压机的四个立柱过粗,焊接厚度太大,如果采用传统手工焊,坡口要开很深,焊接质量很难过关。于是,我找了很多材料,后来在一本苏联焊接杂志上面了解到了电渣焊,然后就找了大量的相关理论知识,后来应用这一技术。

  我当时还撰写了一篇相关论文,这篇论文帮助江南造船攻克了电渣焊,但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论文署名没有我的名字。但这篇论文对电渣焊、对建造万吨水压机乃至对中国工业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这我就很高兴了。

  我父亲是一个“工作狂”,满脑子都是工作,黄家华他们到我家也主要是和父亲谈论工作。有一回,我接父亲到我工作的地方看看,但是没有想到他在厂区闲逛时看到一个不达标的安装工件,于是揪着不放,并盯着厂方一定要解决,不解决“是要死人的”。眼里揉不得沙子!这是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之后,我就一心想着男儿要报国。因为父亲,我后来在相关领域领域工作了一辈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万吨水压机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核心装备和工业实力的重要象征。水压机有4万多个零件,其中有13个大件,即3根大横梁、4根大立柱和6个工作缸。4根立柱每根重80吨,固定立柱的螺帽一个就五六顿重,3根横梁也都是数百吨的大家伙。万吨水压机拥有12台高压水泵,16个高压容器和100多个高低压阀门联动控制,庞大部件在锻造、挤压、拉伸、打包等复杂的作业中必须不失精密性、密封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1961年,16.7米高的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在江南研制成功,不仅打破了“要造万吨水压机,得先有万吨水压机”的魔咒,更填补了中国重型机械工业领域的一项空白。1962年,万吨水压机正式投产,中国工业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年别人下海经商了,我没有离开,我17岁进厂,在江南厂干了60年。当年建造“东风”号,我们在只有30年代老设备的情况下,几乎是“徒手”推进“东风”号的生产建造工作。工人师傅们自己画图,自己制作,自己改造“土设备”“土机床”,在全然不知何为“数控”,什么是精密设备的条件下,我们形成自己的“生产流水线”,把“东风”号需要的零部件加工了出来。我们手工绘制了几千张设计图纸,凭借着“蚂蚁啃骨头”的工匠精神组装了分布在船舶上的46000多个关键零部件。人家做不出来,我们江南做出来了,心里面是不一样的感觉。

  1960年4月,由江南造船建造的第一艘中国自行设计、采用国产材料和设备的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下水;1965年12月,“东风”号通过验收,竣工交船。当时日本也刚建造出一艘“西风”号万吨船,江南建造的新船取名“东风”号,寓意“东风压倒西风”。

  “东风”号的建造成功,开创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先河,也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船舶行业设计、建造工艺水平以及船舶设备的配套生产能力,为中国批量建造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础。

  江南造船曾是计划经济的“宠儿”,随着“中国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号角的吹响,以及改革开放的到来,江南造船开始率先进入国际市场。江南造船先是与日本三菱重工进行技术合作,对老厂进行技术改造,并多次派出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去日本培训及研修。在此基础上,江南造船承接并成功建造交付了符合国际检验标准的我国首型出口船——27000吨散货船。

  对江南造船而言,实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很重要,将市场压力传导至企业内部,倒逼江南造船加快成为一家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船企。改革数十年间,江南造船承担了许多改革成本、历史成本和社会成本,充分体现了百年船厂产业工人头顶蓝天、面朝大江的博大胸怀。在国际上,江南造船无私援助越南、朝鲜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在国内,还积极支援过三线船厂及马尾船厂、芜湖船厂的船舶建造;在上海,江南造船为这座城市更是倾尽全力,卢浦大桥、浦东机场、上海大剧院、地铁4号线等重大工程,都出现了江南造船的身影,为了2010年世博会,江南造船还毅然选择了整体搬迁长兴岛……

  江南人从来不怕困难,也不怕(工程)大,越大越高兴。作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我很庆幸在江南这片厚重、肥沃的土地上工作了几十年,江南造船所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无一不是团结奋战的结果,无一不是由汗水、心血凝聚而成。当然,所有这些成绩都是中国领导江南造船取得的成就。我是江南人,我倍感自豪。

  如今江南造船的不少领导当时都是四型十八艘相关项目的领导者、指挥者、亲历者。这些船结构较为复杂,设备先进,建造材料特殊,工艺技术方面的要求高,工程量和建造难度大。承建这些船舶不是无奈之举,而是敢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敢于创造历史。

  但是,由于认识不深,考虑不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合同生产准备期短,技术消化的空间小,批量大,交船间隔期紧,对江南造船的劳动力、设备设施的要求高,工作量大、技术难度大、人员少,外来设备的拖期等。更重要的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船东接船意愿不强,为了转移经济损失,他们不断的提高工艺技术规定要求、更改图纸,使得江南造船陷入了困境。当时,别人看到江南停了这么多船,很壮观、了不起,但我们自己明白,自己有说不出的苦。

  当时,江南造船提出“一切为了交船”,全体江南人,放弃休息和节假日,全力战斗在船上,以交船为中心开展一切党政工作,取消一切不必要的活动;技术人员、建造师、工人师傅们,挑灯夜战,顽强拼搏,以厂为家,日夜奋战。

  最终,江南人以“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2001年全面完成四型十八艘建造任务,不仅走出了困境,还重新学习了造船,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提升了技术、工程、管理、施工水平,为后续军民品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江南造船开始瞄准高技术、高的附加价值船舶这一片“蓝海”。从1995年下半年起,江南造船相继承接了一批中国造船史上没有建造过的高技术、高的附加价值船舶,共四种船型十八艘船,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民船产品结构由普通散货船向高技术船舶的升级换代。由此,江南造船成为业界公认的技术水平最高的中国船厂。

  四型十八艘分别是70800吨巴拿马型自卸式散货船、13700吨成品油/化学品船、1236TEU高速无舱口盖集装箱船、22000立方米半冷半压式乙烯液化气船。这些船型结构较为复杂,设备先进,建造材料特殊,工艺技术方面的要求高,工程量和建造难度大。这十八艘船的成功交付,创造了中国船厂建造高技术船舶的新纪录,标志着中国造船能力迈上了新台阶。通过四型十八艘高的附加价值船型的建造,江南造船完成了一定的技术储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作为一名江南的员工,今年是我在江南造船工作的第53个年头,是我加入中国的第30个年头。100年前,上海曾是“新思想、新文化、新青年、新组织”的一片热土,点燃中华民族新希望的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

  而江南造船也是上海这片热土上孕育“红色基因”的高地之一。就在“五四”运动30天后,直接受到蔡和森、李中等一批新青年传播马列主义的影响,秉持“长技制夷”思想的江南工人勇敢地站在了第一线日,江南工人修理日本船,举行声势浩大的大罢工,这是江南工人期盼中华民族新希望的强烈呼声,也是江南造船新生命的起点。

  如今,加注“红色基因”156年的江南文化彰显“敢为人先”的激情,今天江南造船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不断刷新,江南的年轻人朝气蓬勃。从低端船型向高端船型转型,从传统向现代造船技术转型,从造船向研发的江南能级转型,江南造船已成为一流船型、一流长技、一流团队的强国强军“重企”。

  此时此刻我深信,在伟大的中国指引下,承载“红色基因”、敢为人先的江南人一定能继续破浪前行,一定能再创辉煌!中华民族一定能实现伟大的复兴。

  1949年4月,江苏江阴,渡江战役前夕清晨,前一夜的枪炮声终于平息,刘维新的外婆准备冒险出次门,屋里没有男丁只有女眷,如果不是为了打水烧饭她绝不会开门。

  还没来得及反应,一位被叫作指导员的军人赶忙上前说:“大嫂,要打仗了,你们关好门不要出来,不然会很危险。”

  那之前两天,家中的门板刚被军队夺走,这一强烈的对比,使得向来谨慎的外婆硬是拉士兵进家里烤火。不一会儿枪声又响了,指导员叮嘱外婆:“感谢大嫂!你记住穷苦人的苦日子熬到头了!”门一拉便冲出门了,离家不远的池塘边一阵枪响,这位指导员倒下便再也没有起来。

  现年70岁的刘维新,提起这一个故事在台上哽咽不止,他说,外婆从此认定了是亲人,子女们也坚定地跟定了。

  这四名员,在当时被打为“走资派”、还乡团,虽然承受了巨大的质疑和压力,但他们依旧坚持钻研技术,这让刘维新肃然起敬。

  “后来他们慢慢信任我了,不仅把技术教给我,还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小刘啊,我们的祖国现在比较乱,但一定不会一直这么乱下去的,你不要跟别人瞎混,好好学技术,将来一定会派上用场的。这些话对我来说有多大的触动,你们可能不知道,在那个氛围中,他们自己还被扣着帽子,能那么大胆地讲出这些话,并且依旧对党和国家充满希望,若不是一个信念坚定的员,根本做不到。”刘维新那时更加坚定了技术报国的信念,“我很谢谢他们当时给我指明了方向,对我今后产生了巨大影响。”1978年,也是在这几位党员的敦促下,刘维新顺利入党。

  刘维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拒绝了高薪挖角,他说“国家把我培养出来要花多少钱,要花多少时间,我不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来,能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吗?我不能去。”“生是江南人,死是江南魂。”刘维新早早戒了烟,也不喝酒,因为“就是想健健康康的,为国家多干几年。”刘维新是全国劳模、“江南焊王”,培养出的技术骨干继续书写着“焊王”的传奇与荣耀。

  时隔33年,江南造船重返汽车运输船(PCTC)市场,今年4月12日,3600车位PCTC首制船成功下水,实现了“无尘、无声、无锈”的“三无”机舱,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最高标准的5S要求。

  如此高的造船标准在江南造船也尚数首次,该项目负责人、江南造船专项总监张申宁概括的经验就是:集众人之慧,敬风险之畏,亮江南之品,创历史之最。

  “集众人之慧”在于,为了该项目,江南造船成立了十二个专项团队,得到了各部门密切配合,聚焦同一个目标贡献能量与智慧,这是成功的根本。“敬生产之畏”在于,项目团队对风险心存敬畏,绞尽脑汁化解不确定性,这是安全生产、攻克难题的万能“金钥匙”。“亮江南之品”在于,以船东、建造组、船检满意为核心,在质量、安全、环境、建造周期等各方面让他们满意,做到筑巢引凤。“创历史之最”则可通过多个数据来说明:主机起吊、一次交验完工,花了93分钟;21个房舱单元吊装,2天时间完成;滚装上驳到下水完成,54个小时;下水舾装完整性94%;PCTC的尾门,一共3个大段,6个小段,18个爪子,生产的全部过程涉及几乎所有工种,铰链的安装精度要求为0.1毫米,国内建造周期普遍在150天左右,而江南造船首次独立建造,一举创下了72天完成艉门从开工切割到交付的记录。

  “以前我以为,只要肯拼肯吃苦,你就是一个优秀的建造师;但是现在的感受就是,光拼不行,还需要绞尽脑汁地拼,高质量地拼!要敬船东、讲成本、向老法师学习,同时也要不断思考总结,这样才是符合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的建造师!”

  “老头子,以前你带我在‘雪龙’号上玩,现在我带你在‘雪龙2’号上玩,你何时上来看看?”2019年,张寅南被选为领誓人在“雪龙2”号上重温入党誓词,宣誓一结束,他就迫不及待地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张寅南出生于船员世家,张父曾跟着“向阳红10”号、“雪龙”号踏上南极,张寅南的爷爷曾在“向阳红4”号上服役,上述科考船都出自江南造船。2008年选择就业时,张寅南就听了父亲“江南造船很好的,平台大,品牌硬”的推荐,继续与江南造船“奇妙的缘分”;11年后,张寅南登上了我国新一代科考破冰船,父子在电话两端激动不已。

  作为造船人,张寅南经历了江南造船搬迁上岛后每一型集装箱船的建造,从5100TEU造到了23000TEU。船越造越大,整船坞期从6~7个月缩短到了4~4.5个月,“这与我们造船模式的创新紧密联系,未来我们将在24000TEU箱船项目上推动以总段为中心的区域造船法,造船周期将进一步压缩。”

  “你们谁见过凌晨4点的长兴岛吗?”几年前张寅南曾发过这样一条朋友圈。当时他正负责21000TEU项目,为了做人工试箱试验,经常熬到半夜甚至通宵,而到23000TEU项目,电子试箱的推行让张寅南能好好睡个整觉。在多批次大批量的建造过程中,江南造船自主施工的工艺创新仍在继续:在建的两艘15000TEU箱船采用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Mark Ⅲ围护系统,电子绑扎试验也初见成效,将推广应用到即将建造的24000TEU箱船上。

  首席专家张国新一直强调:“造舰育人,就是说不仅是造一艘船,而是要培养一批人出来,正是这个理念让我们这批人快速成长了起来。”张延盛也深知,造船是一门学问,要想又好又快地造好船,必须从始至终保持学习的心态。“我们这个团队对待工作有一套准则和方法:就是面临困境和挑战的时候,要具备直面问题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解放思想的智慧。所以,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水面高新产品战线的同志们在拼尽全力完成生产任务时,会学着像部队一样分析态势和规律,找出关键路径,团队协作,一定不是只靠加班加点干活,而是更多考虑从技术和管理上实现优化,提升效率,提升战斗力。长期秉承这样的工作思路,团队也自然会慢慢的提升,产品在设计、管理上,也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提升。”

  刚开始,焊接数字化管控处于调试阶段,焊前准备时间长、焊接过程参数不可调,全新的焊接模式给工人们带来了不小冲击。当时就有焊工抱怨:“这东西像是一把锁,把我们手都锁起来了。”

  再好的技术,不被焊工接受,落地就是空谈。为此,焊接管控团队多管齐下,通过与焊工交心、优化操作、对焊机进行了“魔鬼改造”,以及陈景毅、陈宜峰两位焊接大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试了几十种焊丝、二十多种板材、各种各样的对接方式,终于得出一套既符合焊接工艺又能满足工人真实的操作的电流电压控制原则,还制作了通道参数对照卡片等方式来进行细化和量化,让焊工在焊接通道选择时一目了然。如今,焊接智能管控焊机已覆盖江南造船制造一部6个生产作业区,共计1300多台管控焊机,每日任务包关联率已达到98.5%,任务包的准确率已达到98%,计划今年10月,对部件一区和中组作业区推行管控,实现制造一部室内生产区域全管控的目标。

  一进厂就接触焊接管控项目,张晶鑫感到很幸运。他总想起部门领导的鞭策:新一代的大学生要学会积累生产数据,用数据说话,要学会用新的东西,提高个人的业务与管理能力。“正是这句话教会我,年轻人要想成为真正的造船行家,要多跑、多看、多问、多学,要不间断地积累现场生产的真实数据,想法要开放,也要有老一辈工匠吃苦耐劳的精神,我觉得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真正地在一线扎根。”

  作为江南造船的“明星装备”,三维数控弯板机刚投产时也不太顺利。由于上下模高度、宽度、曲率半径限制,其一直没办法实现整板全覆盖、整段冲压成型。孙乐当时是江南造船制造一部成立的8人攻坚团队中的一员,他说那时候成员们只有一个想法:公司把这么先进的设备交给我们,要是搞不定,我们自己都原谅不了自己,也辜负大家的厚望!心里憋着劲,攻坚团队边工作边学习,研究操作说明书,与大学教授、供应商沟通技术问题,连续几十天用余料进行模拟,提出了16项改革方案,最终确保了该设备顺利投产。

  自投产以来,三维数控弯板机压制了2000余块弯板,制造部门的冷加工成型效率提高了5到8倍,减轻火工工作量80%,技术变革让高质量造船成为可能:超大型液化气船(VLGC)“复杂型状曲型外板无余量加工”成型效果优美流畅,没有产生“褶皱现象”,同时也提高了下道装配工作的进度和精度。

  做过火工的孙乐深感当代造船工人更为幸运,技术更迭让更多人逐步摆脱往日粗放、艰苦的生产方法,在宽敞明亮的车间里,敲敲键盘、按按遥控器,一块块曲面复杂、线型优美的船体外板就徐徐流入下道工序。“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的碰撞相辅相成,既是共赢更是进化。做一个第一很容易,保持第一很难。希望未来我们新时代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实际做到‘无纸化’‘无余量’‘不动火’,这是我们加工人的目标,把冷弯成型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倪辉是2008年进厂的资深搭载人,几年前部门开始推进总段智能对接系统,让他感叹怎么一切似乎都要从头开始学了?心里犯着嘀咕,但他知道江南造船为此投入巨大,即使要像小学生一样跟在高校技术人员身后学习,即使在大夏天忍着高温烈日晒掉皮,“我们只可以进不能退!没有一个人放弃!”

  硬骨头终于还是啃下来了。江南造船的搭载人逐渐掌握了总段智能对接系统,并会提出自己的想法来改进操作方法。去年,总段智能对接系统首次接受了全厂检验。“3分钟里,我们要完成总段的合拢、测量、调姿、落墩等一系列动作,难度相当大,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后果就不敢想象。”为了这次对接仪式,搭载部早已制定了完整方案,当天对讲机里一直传来部门领导“别紧张,沉住气”的口令,“那个总段数据偏差控制在2毫米之内,当时非常激动,很自豪!”

  资深搭载人倪辉,吃到了智能对接系统的甜头。“在系统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智能对接使搭载时间大大缩断、精度显著提升,希望这套系统未来能在船舶工业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船体焊缝建模,做了7年。这7年里,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解放自己。”

  船体焊缝建模说起来很简单,就三步——拉装配、收集零件、上传和补齐数据,一个分段就做完了。但这份工作又分外磨人,点完一个命令后技术人员只能干等,三步操作完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做一艘船的焊缝建模往往需要3个月。于洋开始摸索后台数据库的引用关系,从中发现规律并尝试了一系列创新,通过在后台建立焊脚控制文件、结构建模规范性改进等方法,如今一艘船的焊缝建模缩短到了2~3周。

  于洋赶上了江南造船转型好时期,见证了焊接管控、三维数控弯板机、总段对接单元等项目纷纷上马,这些智能制造项目都将大幅解放工人劳动力,这也是他的初心。“每一个项目都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帆风顺的。”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道路并不平坦,单个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往往需要五年时间。于洋现在5G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创新实验室主攻船体设计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专项,他说自己是因为“相信”坚持到今天,这份“相信”源自对提升生产效率的信念、扎根于科学严谨的技术预判、“相信”也凝聚了更多志同道合的造船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相信,所以坚持。相信江南造船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会做得更好!”

  此外,江南造船还举办了党史档案展和图片展、书画展以及足球比赛,全方位展示了江南造船的红色历史,以及江南人多才多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 3646 1523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029-8115 4795

二维码
线